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科研进展 | 伊维菌素诱导捻转血矛线虫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新机制

发布时间: 2025-02-28 来源 :动物血吸虫病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血吸虫病团队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揭示了伊维菌素(IVM)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影响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抗药性的新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Veterinary Parasitology》上。

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性胃肠道线虫,广泛感染牲畜,导致贫血、腹泻和体重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伊维菌素作为高效的驱虫药物,被广泛用于控制该寄生虫。然而,长期滥用伊维菌素导致了抗药性虫株的出现,使得疾病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研究团队发现,伊维菌素能够通过诱导敏感虫株的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氧化应激,显著提高活性氧(ROS)水平,同时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在抗性虫株中,这种现象并未被观察到,表明抗药性虫株可以通过维持线粒体功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来抵御伊维菌素的作用。这一发现为捻转血矛线虫的伊维菌素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开发更有效的抗寄生虫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jpg

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株与敏感株的细胞凋亡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顾翠芳和博士后钟昊然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李军燕副研究员、上海兽医研究所金亚美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上海兽医研究所冯新港研究员参与工作。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401724002413?via%3Dihub

上一篇:科研进展 | 上兽研猪病防控技术团队揭示宿主蛋白POLM降解PEDV结构蛋白抑制病毒增殖的机制 下一篇:科研进展 | 动物生物安全共性技术团队研制出一种生物安全风险因子快速多重检测试彩色试纸条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