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科研进展| 上兽研在球虫微线体蛋白功能研究中取得关键性突破

发布时间: 2025-10-31 来源 :动物寄生虫与生物媒介控制团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寄生虫与生物媒介控制团队在球虫蛋白功能研究中取得关键性突破。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体蛋白 2(EtMIC2)的转基因虫株(EtMIC2-OE),并系统阐明了该蛋白在调控球虫致病性、卵囊产量及免疫原性方面的多重功能,为鸡球虫病新型减毒活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相关成果已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全球性肠道寄生虫病,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该病防控主要依赖药物,然而存在耐药性问题。近年来,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减毒活疫苗研发成为替代药物防控的重要方向。但由于球虫遗传操作难度大,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制约了高效疫苗抗原的筛选与验证。前期研究表明,EtMIC2在球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该蛋白在虫体体内发育全过程,特别是在有性生殖阶段的功能,仍缺乏系统性解析。

本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EtMIC2的转基因球虫株,并通过体内感染实验系统评估其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显示,EtMIC2过表达虫株在显著减弱致病性的同时,繁殖能力提高了61.0%,并可诱导出优异的免疫保护反应。该研究揭示了EtMIC2可调控球虫的多种表型,证实了通过精准调控关键蛋白的表达可实现球虫“减毒不减产”,获得兼具低致病性、高免疫原性与良好繁殖性能的候选疫苗株。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开发新型球虫病疫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其所建立的基因编辑与表型评估体系也为其他顶复门原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乔禹和博士研究生王晋文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董辉研究员和韩红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研发和国家寄生虫资源库等项目的资助。

image.png

EtMIC2过表达在柔嫩艾美耳球虫中实现减毒并增强卵囊产量与免疫原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8361

上一篇:科研进展| p53守护线粒体代谢稳态重塑新城疫病毒复制 下一篇:科研进展| 新城疫病毒溶瘤机制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