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畜禽细菌性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防控团队揭示了鸡源阿尔伯蒂埃希氏菌通过携带blaCTX-M-55和blaTEM-141耐药基因介导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的耐药新机制。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研究人员对blaCTX-M-55和blaTEM-141基因共转移的认识,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上。
阿尔伯蒂埃希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新出现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肠道病原体,可导致人类水样腹泻、腹胀、呕吐、发热甚至菌血症。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因具有耐药性强、耐药谱广、散播快等特点而倍受关注。
该研究从华东地区50份肉鸡样品中分离鉴定4株阿尔伯蒂埃希氏菌,同时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7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接合试验发现,耐药性最强的EA04菌株携带ESBL基因blaCTX-M-55和blaTEM-141,位于可转移质粒的IS15-blaCTX-M-55-wbuC-blaTEM-141-IS26区域,并在多种细菌中发现高度同源序列。基于ST4638型阿尔伯蒂埃希氏菌的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EA04菌株与人源阿尔伯蒂埃希氏菌分离株处于相近进化分支。研究结果提示,鸡作为多重耐药阿尔伯蒂埃希氏菌的易感宿主,在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着耐药基因储藏库的功能,增加了这些基因在人类、动物和环境之间横向传播的风险,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上海兽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郭伟奇为论文第一作者,上海兽医研究所王少辉研究员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张万江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3004859